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大寶法王噶瑪巴 Karmapa: 培養慈悲的最終目的 wiki 亞馬遜論壇 Amazon Forum

大寶法王噶瑪巴 Karmapa: 培養慈悲的最終目的 wiki - 亞馬遜論壇 Amazon Forum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大寶法王噶瑪巴 Karmapa:

培養慈悲的最終目的,不只是讓自己感到慈悲的溫暖,而是要將慈悲傳遞出去,讓別人受到觸動,獲得溫暖。如果我們讓慈悲心瀰漫自己所有的經驗,如此日積月累地修行,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甚至別人只是見到我們,他的內心就會平靜,怒氣就會平息,慈悲就能增長。這種成果確實可以達到。

The point in
cultivating compassion is not just to feel the warmth of love and compassion
within ourselves, but to be able to send it out so that others are touched and
warmed by it. If we embrace all experiences this way, with an attitude of love,
and we continue practicing this from day to day, ultimately we can reach a
point where even being seen by another person will cause that person to feel at
peace, to feel an easing of their aggression and an increase in their own
experience of loving kindness.



大寶法王噶瑪巴 Karmapa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道海法師: 戒律的四種義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wiki

道海法師: 戒律的四種義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wiki -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道海律師:「戒」有三種名稱,四種義理。《以戒為師》wiki

《前言》: 道海律師這一篇講解戒律的文章,初學佛者讀起來可能會覺得困難艱澀,不過,對於有心深入研究戒律的佛弟子來說,這是一篇極好的教材。當我們了解戒的三種名稱「毗尼、尸羅、波羅提木叉」,以及戒的四種義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之後,佛陀的戒律就會深入我們的內心,幫助我們去惡行善,解脫煩惱。慈悲的佛陀入滅之前的遺教:「以戒為師」,為了就是要給後世的佛弟子一個堅固的依靠,讓我們能避免陷入魔境,成就無上的正覺。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謹識

《戒的三種名稱》
現在我們先說戒的三種名稱。知道戒的三種名稱,就可以知道我們受戒的目的是什麼。三種名稱是毗尼、尸羅、波羅提木叉。

第一毗尼。梵音毗尼,傳到中國譯為律。律者法也,就是法律。法是以楷正、決定為義。就好像我們受了戒之後,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作所為究竟屬於持戒? 還是犯戒? 犯了戒之後是屬於犯輕? 還是犯重? 我們如果想要了解,在律藏之中有剴切的說明,詳細的判別。所以毗尼翻為律,律者法也,是楷正決定的意思。

因為對持犯的了解,賞罰分明,功過了然。所以持戒有功,犯戒有過。佛陀對任何一個受戒的弟子,明白指示出持犯開遮的詳情,所以第一個名稱叫毗尼。它包含整個律藏,是屬於如來的教中所詮。所詮的持犯開遮輕重等相,名為教詮。

第二尸羅。尸羅也是梵語,中國譯為戒。戒有的地方翻為清涼,其實清涼之義只是持戒的功能,使令犯戒煩惱之熱消除而不現起,這是依持戒功能而翻的,可見並非是正譯。又戒是警策的意思,如來制戒,為能警策之法,所警策的是身口意三業。警策我們受戒的人,相對犯戒之境現前而能不犯,遠離犯戒之過。

又戒的意思是性義。性通於善性、惡性、無記性。戒法只通於善性,不通於惡性及無記性。所以圓教稱戒體為善種子。戒屬於善性,不過也通於惡性。如屠戶之家、打獵人等,外道受惡戒去作惡事,禁作善行。若受善戒者,則禁止作惡,如受佛戒的七眾弟子,既然受了善法之戒,所以禁止作諸惡業。因為善惡之性互不相害,此取其禁止之義。是故受惡戒者禁止善事,受善戒者則禁作惡事。

佛教七眾弟子受了佛陀的戒法,是受了如來的善戒,所以身口意三業,相對現前一切境界,應當止一切惡,行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跟平常吃飯時發願一樣,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這都是合乎戒行的行願。正是戒義,幫助我們在日常中止惡、行善。

《戒經》中說「如來立禁戒,半月半月說」。按照性義解釋,戒是禁止的意思。戒是屬於因行,因行是說在我們因地之中,應當實踐之行,如菩薩道為佛果之因行。我們求因行,惡法就不入。佛教的七眾弟子受戒之後,應當止一切惡,行一切善,此止惡作善的行為即持戒,所達到的效果,是離世間三途苦,得佛果之因。修菩薩行者在六度中也歡喜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根本,三乘人之因種,所以戒是因行。毗尼是教詮,戒是因行,因地中應當行之行。

第三波羅提木叉。中國譯為解脫。由持戒的因行,感得解脫的果。戒屬於因行,解脫屬於果詮。既然有了因中的行門,一定感得解脫之果。所以解脫有二個意思。一是近解脫,亦名近果。二是遠解脫,亦名遠果。

先解釋近解脫,近果。近果是指持戒所得之果。如同比丘受了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受了三百四十八條戒,隨其持守一條戒,可得一條之解脫;持十條戒得十條解脫;持百條戒得百條解脫;全部持全部解脫。其中若有一條不持,則被其一條犯戒的業力所牽,不得解脫。比如犯了淫、盜戒,有了煩惱就不能得解脫;保持清淨戒就可得解脫。戒有犯,則隨其業流轉不得解脫。此屬近解脫,亦名近果。比丘是這樣,比丘尼也一樣,乃至在家人受五戒,持之也同樣得解脫。這說明近果是持戒得解脫。 

第二遠解脫,亦名遠果,指聖位。受戒之後如法持戒而不犯,戒體清淨如法,由戒生起禪定,開發智慧,由智慧而斷煩惱種子,所以能超出三界,成就聖人之道。因此遠果指將來達到聖果,究竟永離煩惱的聖位。

此三名中,毗尼是律法屬於教詮,是如來所製成的戒;尸羅即戒屬於因行,讓我們因地中如法持戒,由戒生行;波羅提木叉即解脫,是指有了戒的因行之後,將來才能得解脫。由這三個名字,就把我們由凡夫地至聖人地,所學的都包含在內,這是大概就戒的三種意思作說明。


《戒的四種意義》
「戒」有四種意義,古來大德皆以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的四種意義來解釋「戒」字。這也是關乎我們出家人受了比丘、比丘尼戒之後,很重要的事。我們假借這機會來說明,然後我們才可以了解戒場受戒的情形。以下介紹四種意義。

第一戒法。扼要地說,戒法就是佛在世時所制成的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除了這以外沒有其他的戒法。但是戒法的目的何在呢? 目的是使令一切眾生,受了戒法之後,種下三乘聖因,及成佛之種。

道宣律祖在《羯磨疏》中,有這樣一個問答,我們可以由問答中去了解它的意思。在《羯磨疏》中有人這麼問:「人人都知道受戒,究竟所受的是什麼呢?」道宣律師回答說:「所受的是聖法。」我們一般稱戒法,這兒稱聖法。為什麼戒法稱聖法呢? 假使我們知道自己所受的戒法,是聖法的話,我們一定會視之為寶貝,珍貴的愛護它。所謂聖法就是生善滅惡之法、成就聖人之法,也可以說是成佛的種子、成佛的正因,這就是聖法。因為三乘聖人,乃至成佛都是由此法而成的。所以稱為聖法,因中而稱果上之法。

三乘聖人乃至於成佛,都是依戒為根本,依戒為基礎,在因中成佛的聖法。假使我們能夠知道,我們所受的戒法是成就聖人之法、究竟聖人之法、成佛正因、成佛種子,我們受完戒之後,會把戒法當成珍貴的東西,不會一念之間不小心去犯戒,把成佛之因、成佛之種,隨便放棄。如果不曉得這個道理,以為受了戒,比丘戒具足圓滿了,就可以成佛,隨隨便便而犯戒,就失去了成聖成佛之因種,是很可惜的事。

道宣律祖告訴我們究竟受的是什麼戒? 就是戒法,這很重要的。既然我們知道所受的是聖法,我們受了戒之後,應該怎樣來珍貴它、保護它,完成清淨無染之業? 所以凡是七眾弟子受佛戒者,應該特別的重視它、珍貴它、保護它,使身口意三業的行為一無所犯。才不辜負我們在戒場所受的戒法。

戒法是指修學聖道之法,趣向聖人之道。靈芝律師解釋時說:「假使有人知道他所受的戒法是聖法,是可尊可貴成聖成佛的種子、成佛的正因,他一定會珍貴、愛護它,決定不會在日常生活之中隨便犯戒,隨便放棄它。」

由於這番的問答顯示,道宣律祖提醒我們所有受戒的人,應該自問:「既然受了戒,得了戒體,如果不運用身口意三業的行為,善於保護戒體,等於不受。」甚至道宣律師說不如不受。為什麼不受呢? 假使不受戒,也不致於墮地獄。道宣律師所說的話,並不是鼓勵我們不要受,而是鼓勵我們,受了之後切記不要犯。這說明戒法是我們每一個受戒的人最寶貴的東西。

戒法的法不局限於凡夫、聖人的。俗人可以受五戒、八戒;比丘、比丘尼則受出家五眾的戒法。然而佛弟子受了戒之後,就在我們的行儀上及心裏上,生起如法持戒而不犯,任運止一切惡,行一切善的這股力量,實際上這就是戒體。假如我們受了戒之後,依戒法如法去行就是因行,因中持戒的行為,既然有因行就能達持戒的效果,這是戒法的意思。


第二戒體。戒體指我們在戒場之中,十師所傳如來所制的戒,我們所納受的亦是如來所制的戒,經過授受之後,在我們心中及思想上有了持戒的功能,有了這種功能,相對於境界不犯的力量,這叫做戒體。

道宣律祖也告訴我們,要先明白能領受戒體之心。戒法既然是如此,而我們如何去領納戒法呢? 《行事鈔》中說,能領受的戒法是心相。然而我們的心,它是無形無相的,看不見的。就如同我坐在這裏,我的身體大家看得見,我的心無形無相大家看不到,只是運用講話、言語及行動來表達心的存在。所以要說明能領受的心相,需要假借所觀之境來說明。

首先說明能領受的心相。就如我們在授戒時開示戒子:「佛所制的戒是根據正報的身心,及依報的一切宇宙萬物等,現前的境界來制戒的。我們納受戒體時,就是根據十法界依正二報而發起戒體。」十法界的眾生包括佛法界、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十法界有情眾生,以及十法界的無情萬物。

所以佛制戒就是根據十法界有情眾生,及十法界一切無情萬物所制的戒。我們受的戒就是在十法界有情及無情眾生的範圍內,都不可以殺、盜等。然而所緣之境雖然很多,卻不外乎有情及無情之境。何謂有情之境? 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三途,下至蚊虻、蚤蝨、微細蠕動、中陰眾生,這些眾生都遍於十方,通於三世,無量無邊都是制戒的緣。何謂無情之境? 即包括一切世間微塵國土、山河大地、卉木花草、乃至一針一線、一物一塵、礦植物等都是佛所制的戒法,也是發得戒體所緣之境。我們想了解發戒體的形相,就要先了解所觀的境界。所觀的十法界的境界很廣泛,在這麼廣泛的境界中,我們受戒時應怎麼去領納戒法呢?

正當受戒時,十師為我們做一白三羯磨,讓我們希法、緣境、要期誓受。希法是希求十師傳授的戒法能如法的納受。緣境是受戒一白三羯磨時,讓我們觀想十法界,情與無情的境界如虛空,納受成戒體。所以我們受戒時,戒師告訴我們要觀想十法界如雲在虛空中,納受善種子於心中,即是戒體。譬如不殺戒,不但不可以殺人,十法界有情皆不可以殺。又如盜戒,不但不許盜人間的金銀財物,十法界的金銀財物也都不可以盜。其餘諸戒亦復如是。佛緣十法界制戒,我們戒體也以十法界而發,因為十法界情與無情之境,都是發起戒體之法,名為戒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行為之中,對於十法界中其他法界,我們無法完全守持,有時連人道的淫殺盜妄都做不到,雖然做不到也要明白這一層道理,時時生起慚愧心。

第一番羯磨之後,十法界的善法,有情無情之善法皆從地湧出。二番羯磨時,十法界善法由心業力悉皆集升虛空,如雲如蓋,覆受者之頂。三番羯磨,十法界善法由心業力悉皆流入受者之心,實際上這個就是說明我們納受戒體的情形。這些我出家以後,最初也不懂,後來反覆看戒學的書,慢慢才了解,希望後輩也能這樣的學習,了解納受戒體的情形

靈芝律師解釋說,當分的小乘教義,戒體是屬於色法,不說依止在心。道宣律祖根據「四分律宗」的圓教來講,戒體是心法,不是色法。而小乘教認為戒體是色法不是心法。所以今說戒體依止在心,是根據圓教的義理。

關於戒體這一章,道宣律祖在《羯磨疏》中寫有戒體章。講的持別精湛,古德很重視它,曾把這一章提出來單行流通。為什麼要這樣地重視它呢? 因為這一章是關乎我們每一位比丘、比丘尼乃至佛法中的七眾弟子,持戒的重要。靈芝律師說,戒體是一部律藏的樞要,持戒犯戒的根本,轉凡成聖之源始,發心修行的前導。假使沒有戒體的話,律藏就沒有重心了,因整部律藏都是在解釋戒體。但是戒體之義理淵深幽邃,從後漢至於隋朝的九代裏,並未釐清戒體的義理,到了唐朝,獨有南山道宣律祖,窮究探研,盡於律制的幽理,而且反覆古來大德的言論,在律藏文義之中斟酌其義理,然後才判定一代的宗旨,明確指出三宗符合世尊一代的教源。然宣祖雖然已去,但其文獻尚存,訓導後人戒體義理之極談,幾近於熄滅。幸而有靈芝律師、弘一律師,將道宣律祖的著作整理出來,希望各位能了解這種道理,以後能好好發心研究。

弘一律師感嘆現代出家人,有很寶貴的資料,不好好保存,亦不會使用。我趁此機會提醒大家能發心去研究。因古德那麼辛苦整理出來的教法,既然我們是一個出家人,同時也受了比丘、比丘尼戒,我們對自己切身的事情怎能不研究? 不去了解呢?

道宣律祖己經把三宗的戒體整理出來,我們現在講這三宗。第一「實法宗」,第二「假名宗」,第三「圓教宗」。道宣律祖依四分律部把戒體分成這三宗。

一、實法宗。實法宗主要是把佛陀所說的一切有為法、無為法,認為是實有的,以諸法實有為宗旨,故名實法宗。他的著作與《雜心論》、《毗曇論》、《俱舍論》等見解相同。律部則宗於《十誦律》。此宗的主張是「作戒體」和「無作戒體」,兩種戒體都是色法,不是心法。

「作戒體」以善色、善聲為體。如同我們正當受戒的時候身業禮拜,長跪等,都是善色。口業的請師、乞戒等為善聲。由登壇經三羯磨之後叫作戒體。作戒就以善色善聲為戒體。

「無作戒體」是無作假色,過去的假色。善色、善聲是一種有表色。我們經由身業的禮拜、長跪,受了戒之後,落在身心之中,熏成無作假色。其實有表無表、有作無作、有假無假,意思是一樣的。因為無作戒體就是過去所作。這說明我們受戒時,身口的二種行動留在心中的印象,叫無作戒體。我們這樣講就客易懂。作戒體就是善色善聲。無作戒體就是熏成過去假色。下面假借六位分別來說明二種戒體。

1、以有為、無為法,來分析。戒體是完全有為法,而不是無為法。因為時間不夠不講無為法,我們單單談有為法。作戒體和無作戒體都是有為法不是無為法。什麼叫有為法? 戒體有生住異減四相。一白三羯磨法受完之後,戒體生起來是有生;得到戒體之後有持戒的力量,有止惡作善的功用,就是住;持戒戒體清淨,犯戒戒體就染污這是異;捨戒還俗戒體滅。戒體的生起,是假眾緣和合構造而成的,有生住異滅的四相,故屬於有為。這是第一有為無為的分別。

2、在一切有為法中,總括起來說有三聚: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聚是類。色法類、心法類、非色非心法類。作戒體與無作戒體,都是色法聚中所收,不是心法,不是非色非心法。這是第二種在有為法中,作戒體與無作戒體皆屬於色法的分析。

3、在色聚之中,色有十一種。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物(如茶杯)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把十一種色法分成三類:(1)可見有對色。眼睛看得到是眼根所對,這是色法,眼要看得到,可見有對色。(2)不可見有對色。如聲香味觸四塵,我們看不見,但聲音耳根以對,觸塵身根以對。(3)不可見無對色。此屬法塵的少分。法塵有二:心法,指心所法。非心法,即無表色,指緣念五塵落謝之影像色塵。無作即指此色法而說;亦名過去假色

此處所說的作戒體,正當受戒時,身業的動作禮拜、長跪等是第一種色法,可見有對色。口業的動作,請師乞戒等為第二種色法,聲塵不可見耳根可對,不可見有對色。以上身口的二種無作,都是屬於第三種色法,不可見無對色之法塵所收。過去的無表故稱無對。對前五塵實有之色,故名為假。此過去假色為無作戒體。此是第三色聚中的分別。作戒體是前二種色法,無作戒體是第三種色法,故皆是色聚所收。

4、約身口中兩種色的分別。(1)本報色,指身體四大。(方便色:指運動造作。) 身體一定要生起運動才能分出善、惡性。譬如打人生起惡性,如果身體不動就不能分出善惡。因此,作戒體不是本報色,如身體不禮拜、口不乞戒不能叫受戒,故非本報色,所以作戒體是方便色。(2)方便色,(指運動造作。) 如正受戒時,身業禮拜、口業請師乞戒等為身口的方便造作,可成受戒的儀式,故是方便色。無作戒體既非本報色,亦非方便色,二色俱非。

5、以三性分析。作戒體是屬於善性。惡性、無記性不能作戒體。受戒時得戒體能止惡作善,假如受了戒之後不能任運止惡作善,那就不得戒體。所以約三性說,作戒體是屬於善性,不屬於惡性、無記性,無作戒體本身就是善。

6、以戒、善來分析。在受戒得作戒體時,既是屬於善法,又是屬於戒法,戒、善俱足。沒有受戒之前行善,只能稱為善,但不能稱戒。受完戒後,持戒時,既是屬於善、又是屬於戒。就好像出家人受了戒法,是屬於善又屬於戒。未受戒之前所行之善只稱善,但不是戒。這是以作戒的始終分析是善是戒,或是善非戒的義理。

以上「實法宗」的宗旨,認為一切諸法都是實有,將作戒體、無作戒體統統判為實法。如果單提「實法宗」所解釋作戒體、無作戒體,以上的分析可以說很詳細。向下再來說明「四分律宗」,道宣律師所主張的「四分律宗」,它主張作戒體、無作戒體的情形。


二、「假名宗」。此宗認為一切有為法及無為法,都只有假名,而無實體。前面實法宗,認為有為無為一切諸法都有實體。假名宗認為一切諸法,只有假名沒有真實體性,所以稱假名,他以假名為宗旨,故稱假名宗。與《成實論》同一見解,論部宗於《成實論》,律部則宗於《四分律》。

在《羯磨疏》中,道宣律師云:「由於此四分律宗,它的道理通於大乘,所以他主張作戒體和無作戒體是由心而生起。」不同於前面實法宗所主張的作戒體、無作戒體都是色法。這是《四分律》與前面不同主張的地方。這說明作戒體依色心為戒體,無作戒體是非色非心為戒體。實法宗以色法為作戒體,假名宗以色心二法為作戒體;實法宗以過去假色為無作戒體,假名宗以非色非心為無作戒體。我們來分析,兩者的主張那個究竟?

為什麼假名宗以色心二法為作戒體? 其中有很重要的一句話「分心成色」。什麼叫「分心成色」? 我們在受戒時身口二業的方便造作,身口本身不能造作,它是運用我們的心力驅使身業去禮拜,驅使口業去乞戒等動作來完成戒體的。它必須假借身口動作來表現心的力量,所以叫「分心成色」。

如約依正二報而說,外面依報是色法,身體屬於正報,身體與外面的依報都是由我們心力而成的。假使沒有心的話,身體不成其用,一切萬事萬物與我們無關,所以依報的環境和正報的身體,唯心所造而成,都是運用心力而成的。比如受戒時單單用身口去受戒,而沒有用心力去驅使,他也不會禮拜,也不會長跪。必須色心二法,心力與身口二業才能成就受戒。

無作戒體指開始登壇受戒時,一白三羯磨結束,作戒體已經完成,無作戒體第一念已經生起,唯有無作戒體留在我們心中,唯有無作戒體存在,所以無作戒體不屬於色,也不屬於心,非色非心,這是作戒體與無作戒體位次之差別。作戒體是色心二法,無作戒體以非色非心為體,這與前面「實法宗」所講的不同。

《行事鈔》中道宣律師引《成實論》來作證明,《成實論》云:「以身口業思為體,論其身口,乃是造善惡之具。」文中之身口就是指色;業思是指心,也就是第六識意業思心所。身口只是造善造惡的工具,沒有任何功能,實際上是以心為主。這是說明以身口業思為戒體,而身口兩業是一種色法,沒有受戒的功能,必須假借心的造作,以心為主。然心是無形無相,無法表現請師的動作,故還是要假借身口來表達我們乞戒的意思,所以必須以色心二法為體。

心是指什麼心呢? 小乘不談第七識、第八識,只說第六意識;以第六意識的意為思心所。如同作戒從開始登壇,到三羯磨法完畢的第一刹那之前,身口意運用方便的造作,假借身口成就我們的心意去受戒。能受戒的心是正的,而以身口為副。四分律宗是這樣說的,單單身口不能受戒,必須用心觀想,能領受的心,所觀的境界,心境相應才能成就戒體。

身業的方便造作,禮拜長跪;口業的方便造作,請師乞戒;意業的方便造作是希法。希法是希求十師授我戒法,我將戒法納為戒體,這是希求戒法。它的期限是盡形壽。所觀之境是以十法界的情與無情,為我們發起戒體的境界。所以那一法不是我們發起戒體的因? 法法都是發戒體之因。受完戒之後,任何一境界上都會生起持戒的力量,這就是戒體的功用。一條戒對十法界,條條戒都是對十法界。所以這樣身口就不容易犯。觀想、希法一定要用意業,因此四分律宗主張以色心二法為作戒體。

有一個比喻,如同世間上製造物品的機器,機器的本身不能自已去製造,它必須由人工來操作才能製成物品。受戒時身口只是造善造惡的工具,真正能操作造善造惡的主人是這顆心,它驅使身口去造善造惡及受戒,所以受戒以心為主,身口只是助緣而已。所以四分律宗主張身口只是造善惡的工具,主要在這顆心。

下邊再來解釋「無作戒體無作戒體以非色非心為體。非色非心是一切有為法的第三聚名。大乘名為「不相應行」,它不相應於心法,也不相應於色法。大乘有廿四法,小乘有十七法。無作戒體是十七不相應行法中之一種。在色心二法中都沒有無作戒體的意義,因為無作戒體非色非心,不與心色相應,稱名為非色非心。這是假名宗主張的無作戒體之名稱。以下各就色心五義證明無作戒體是非色非心。

非色者是說戒體既是從心而生,決定不是四大五塵所能成就的。不是色法所能成就的戒體,故說戒體非是色法。下面就約色法的五種意義來證明色法中沒有無作戒體的道理:

1、色法有形相方所。有形體、相狀、方位、處所。如桌子擺在這兒有它的形體、相狀、方位、處所。無作戒體完全沒有這樣的意義,所以說無作戒體不是色法。

2、色法有十四種,二十種之差別。十四種是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塵,加上地水火風四大,共十四種。二十種即顯色有青黃赤白
光影明暗 煙雲塵霧十二種;形色有長短方圓 高下斜正八種,共二十種。在無作戒體中沒有這些種類的相狀,故證明無作戒體絕對不是色法。

3、色法有惱壞意。色法若壞了,心裏會生起憂惱,因此對有情的身心,會產生憂惱;對無情的物質,則有破壞意。所以色法有惱壞意,無作戒體則全無此道理。

4、色法都有質礙。體質有妨礙,比如桌子放在這,我就無法過去,因為有妨礙。但是無作戒體沒有體質,亦無障礙,所以無作戒體不是色法。

5、色法為五識心所得,所得即五塵也。如茶杯有色聲香味觸,是相對眼耳鼻舌身。而無作戒體沒有這樣的意義,故非色法。

其次無作戒體不是心法,也以五種心法意義來證明無作戒體不是心法。

1、心是慮知。心法有覺知、有思慮。覺知外界一切,思慮種種事情,但是無作戒體沒有思慮覺知的作用,故不是心法。

2、心有明暗。明指智慧,暗指愚癡。心有迷悟、智愚的分別,無作戒體全無,故不是心法。

3、心通三性。能驅使身口去造惡,造善,其餘的就是無記。而無作戒體單屬於善性,沒有惡性、無記性,它不通於三性,因此無作戒體不屬於心法。

4、心有廣略。意識為略、六識為廣,心王為略、心所為廣,心有廣有略。無作戒體唯是一定,沒有廣略的差別。故無作戒體不屬於心法。

5、心是報法。是一種果報,如我們今生感得人道,在大乘來講第八識是果報體,畜生有畜生的果報,人天有人天的果報,沒有心就不會受果報,所以心是一種報法。但無作戒體是因發心受戒,假身口的動作、言語而得戒體,它不是報體,所以說無作戒體不是屬於心法。

以上是「假名宗」判作戒體必須要有色心二法,無作戒體不屬於心也不屬於色,非色非心。這是假名宗的主張,與成實宗主張不一樣,各有各的理由。靈芝律師、弘一律師他們的意思,實際上戒體就是「圓教宗」講的「善種子」。為什麼在《四分律》不講善種子呢? 因為講出來會令大小乘的種子混淆,所以四分律宗,它用不同的名稱,把戒體表示出來。因此這個地方不用善種子,只能用非色非心來表達無作戒體。道宣律祖說「強目」,不知無作戒體該叫什麼名字,因它非與色法相應,也非與心法相應,只好叫它「非色非心」。

這個地方靈芝律師告訴我們,敍述假名宗無作戒體重要的目的,使令我們後學,歡喜學習的人,可以好好的去思考,究竟這個地方為什麼要這麼講。

道宣律祖在《業疏》上有一段文:「考其業體,本由心生,還熏本心,有能有用。」無作戒體是內心生起,既然是由心生起,可見心屬於能受,戒體是屬於所受。還熏本心,戒體能還熏習本來所受戒的那個心。因為受了戒,戒體還要熏修本心,令起善法,防非止惡。若從生起來說,心是能生,戒體為所生;若從熏習來講,戒體為能熏,心是所熏。心與戒體互為能所,故說還熏本心。有能有用者,指受戒後,戒體生起戒行,相對於境界能防止犯戒,這是戒體的功用,所以說有能指戒體,有用指戒行,即防遏緣非。所以受戒要明白這個道理。

三、圓教宗。也是道宣律祖由《四分律》中開出的。宣祖根據《法華》、《涅槃》二經立此圓教宗。教法上是屬於小乘教,但義理方面是通於大乘教。《法華經》開權顯實,授聲聞成佛之記,《涅槃經》中重新扶起戒律,廣談常住佛性,根據這兩部經的義理建立圓教宗,顯出無作戒體,其他經中沒有這種根據,唯有這兩部經有這種教義。

圓有三個意思:1、圓頓,2、圓融,3、圓滿,具有這三個意思稱圓教宗。

1、圓頓者。前面實法宗與假名宗二宗,教義方面是屬於小乘教,圓教宗才屬於大乘教。如果依《法華經》中所說,依大乘教義看小乘教,並不需要等待接受了大乘之後才能稱名為大乘。因為佛是為了一乘的實教,而才施設三乘的權教。也就是三乘小教也都是一乘實教,本為大乘而施小教,所以不須等待入大乘之後方名為大。如小孩子沒有上大學的資格,你一定要讓他讀幼稚園,一步一步的進入大學,沒有幼稚園資格怎麼能上大學。佛施設小教就是令眾生步步進入大乘,因此小乘教就是大乘教。法華經云:「決了聲聞性,是諸經中王。」正式說明方便施設小乘,目的都是為大乘,這是圓頓的意思。

2、圓融者。「實法宗」判戒體是色,「假名宗」判無作戒體是非色非心,色法是偏於一面,心法也是偏一面的,不能均衡戒體的義理。「圓教宗」把實法宗之色法稱為善種子,假名宗之非色非心法也稱為善種子,他用善種子把色法心法圓融起來,這就是圓融的意思。其實只是一個戒體,實法宗判是色法,假名宗判非色非心法,圓教宗判的是善種子,三個其實是一個體。實法宗的色法也好,假名宗的非色非心法也好,都是善種子,善種子把三個融合起來稱為圓融。

道宣律祖有一個比喻,好像一塊美玉,不認識的人認為是一塊石頭,有人認為不是石頭,真正認識的人知道是一塊美玉。這塊美玉可以說是石頭也可以說不是石頭,其實都是指這一塊玉。

3、圓滿者。一代時教根據前三教,阿含、方等、般若,一直到法華會上,這個時候會三權教為一實教。聲聞人可以授記成佛,一般的眾生也都可以授記成佛。由「會三歸一」的意思,我們才可以知道,前二宗所說的戒體都是權教的方便,所以《涅槃經》上說:「佛所說的戒體,有人不了解,有認為是色法,有認為是非色非心法,因不了解其義,來到法華涅槃會上就了解了。色與非色之名雖然不同,與善種子之體無差別,究竟完成戒體的義理,故名圓滿。

道宣律師藉《四分律》建立圓教宗。圓教宗所談的戒體以色心二法為戒體,無作戒體是善種子。善種子就是在我們受戒時,身業禮拜長跪,口業請師乞戒等。一白三羯磨完後,運用我們身口方便的功能熏入第八識田中,使令成善的種子。前面有說到,第一羯磨後,十法界善法的種子就動了起來;第二羯磨後,十法界的善種子升於虛空;第三羯磨法竟,十法界善種子流入受者身心成正報,成為善種子。作戒就是熏修我們的第八識,把種子熏入第八識田中,用善的心來熏。善指十法界情與無情的善,種子是比喻,比喻種在我們八識田中,它將來能發菩提芽,成菩提子,開菩提花,結菩提果,沒有這個種子,如何能成就呢? 善表示不是惡,不是無記性,善種子就是成佛的種子,成佛的因。這是屬於圓教宗所指的無作戒體。把前面色法、非色非心法全部融合起來。

四分律宗是攝於大乘教,道宣律祖也有說明,四分律的確是攝入大乘教。它本身的教理是小乘教,但前後的文教都有大乘的意義,因此根據前後的正文發揮四分律教為大乘教。義理通於大乘,言教則是屬於小乘,這是道宣律祖本持的立場。

道宣律祖有句話:「欲了妄情,須知妄業,故作法受,還熏妄心,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假使有煩惱,就是惑業的開始,想要斷除我們的煩惱怎麼辦呢? 須知妄業,我們一定要先對治身口意三業相對現前的境界不造惡,這就要持戒。戒是對治諸業而不造,定慧對治惑令不起。假如不受戒,身口意三業生不起持戒的行為,對現前的境界就沒有辦法停止造惡。所以「欲了妄情,須知妄業」。受了戒之後,根據十法界情、無情境上成就戒體,然後生起相對於十法界情與無情,不犯戒、不造惡業。惡業停止不造,沒有惡因,當然可以得解脫,包含的義理在其中。
故作法受,還熏妄心」,因佛在世制的戒法,我們依據佛的戒法去受戒,受了戒以後生起戒行,將我們的心猿意馬帶上了鎖,不隨便亂跑。因為我們的心驅使身口隨便造善造惡,都是這一念心,受了戒以後相對境界一定要止惡作善,等於附上枷鎖,所以必須要受戒。這兒也有這麼一句話叫做「寧可受戒而破戒墮地獄,不可不受戒而生天。」這個意思是,受了戒以後,成佛正因的種子已經種下去,縱然破戒墮地獄受苦,將來出來之後仍然可以成佛,然而不受戒永遠沒有機會。佛在世制戒的目的在此。「戒為無上菩提本」是根據這個道理。

「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這三句話正式指出戒體究竟是什麼。我們登壇受戒以後,第一刹那作戒體竟,第二刹那無作戒體的善種子生起,在這個時候,相對得到戒體。於本藏識,識指第八識,圓教宗判為善種子。就因我們受戒時,十師經過授受的演禮,而成就我們的戒體,就等於在我們第八識田中種下善的種子。這個就是我們受戒得到的戒體。

因此受完戒之後,就在八識田中任運的止一切惡,任運的作一切善,任運的度一切眾生。什麼叫任運呢? 不假以任何造作叫任運。如果不是在八識田中有善種子,它怎麼能任運的止惡作善呢? 這是道宣律祖,依大乘圓教的義理判無作戒體。


第三戒行。受了戒以後,得到戒體,隨順戒體在日常生活中,依據我們身口意三業,相對生起善惡之境界。犯戒境界現起時,因為已經受了戒,得到戒體,就會生起戒行,誓言絕對不犯。在家人受了五戒就根據五戒法學習,出家人受了比丘、比丘尼戒就根據比丘、比丘尼戒去學習,為什麼呢? 不學習不曉得怎樣持戒? 一定要學習明白以後才能行,應用在我們身口上,這就是戒行;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檢點我們意業的思想、口業的言論、身業的行動。戒行是在行住坐臥之中都要實行,故《四分律》說「常爾一心」。不是說上午如法持戒,下午就不持戒,並非如此。而是要時時刻刻檢點自己的三業,哪裡符合戒法,哪裡不符合戒法,時時檢點這樣子叫戒行。

戒行方面要明白止犯作犯、止持作持。作持如半月誦戒、結夏安居自恣、三衣缽等等,這都是作持。止持如殺盜淫妄戒等。作持是必須做就要去做,不做就犯。止持是必須止就止,不止就犯。因此要時時警覺我們的心,完成止持作持、止犯作犯。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戒行才能完成。


第四戒相。弘一律師說戒相有二:1、約戒行而說戒相。2、約戒法而說戒相。

1、約戒行而說戒相,如持戒的善良行為,不殺就是不殺,不盜就是不盜,把不殺不盜表現在行動之中。這樣的善良的行為,使其表達出來就是以戒行來說戒相。

2、約戒法而說戒相。如受五戒就根據五戒去學習,受比丘、比丘尼戒,就根據比丘、比丘尼戒去學習。每一種戒都有它的開遮持犯相狀,及因罪果罪等輕重的相狀不同;假使我們不學習,便不知道怎麼去做、去行。依戒法而說戒相,就是要好好的學習,學習明白了,然後應用戒法實行在身口意三業上。這就是戒行。




道海律師:「戒」有三種名稱,四種義理。佛教維基百科 wiki

道海律師:「戒」有三種名稱,四種義理。佛教維基百科 wiki



道海律師:「戒」有三種名稱,四種義理。

《前言》: 道海律師這一篇講解戒律的文章,初學佛者讀起來可能會覺得困難艱澀,不過,對於有心深入研究戒律的佛弟子來說,這是一篇極好的教材。當我們了解戒的三種名稱「毗尼、尸羅、波羅提木叉」,以及戒的四種義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之後,佛陀的戒律就會深入我們的內心,幫助我們去惡行善,解脫煩惱。慈悲的佛陀入滅之前的遺教:「以戒為師」,為了就是要給後世的佛弟子一個堅固的依靠,讓我們能避免陷入魔境,成就無上的正覺。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謹識

《戒的三種名稱》
現在我們先說戒的三種名稱。知道戒的三種名稱,就可以知道我們受戒的目的是什麼。三種名稱是毗尼、尸羅、波羅提木叉。

第一毗尼。梵音毗尼,傳到中國譯為律。律者法也,就是法律。法是以楷正、決定為義。就好像我們受了戒之後,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作所為究竟屬於持戒? 還是犯戒? 犯了戒之後是屬於犯輕? 還是犯重? 我們如果想要了解,在律藏之中有剴切的說明,詳細的判別。所以毗尼翻為律,律者法也,是楷正決定的意思。

因為對持犯的了解,賞罰分明,功過了然。所以持戒有功,犯戒有過。佛陀對任何一個受戒的弟子,明白指示出持犯開遮的詳情,所以第一個名稱叫毗尼。它包含整個律藏,是屬於如來的教中所詮。所詮的持犯開遮輕重等相,名為教詮。

第二尸羅。尸羅也是梵語,中國譯為戒。戒有的地方翻為清涼,其實清涼之義只是持戒的功能,使令犯戒煩惱之熱消除而不現起,這是依持戒功能而翻的,可見並非是正譯。又戒是警策的意思,如來制戒,為能警策之法,所警策的是身口意三業。警策我們受戒的人,相對犯戒之境現前而能不犯,遠離犯戒之過。

又戒的意思是性義。性通於善性、惡性、無記性。戒法只通於善性,不通於惡性及無記性。所以圓教稱戒體為善種子。戒屬於善性,不過也通於惡性。如屠戶之家、打獵人等,外道受惡戒去作惡事,禁作善行。若受善戒者,則禁止作惡,如受佛戒的七眾弟子,既然受了善法之戒,所以禁止作諸惡業。因為善惡之性互不相害,此取其禁止之義。是故受惡戒者禁止善事,受善戒者則禁作惡事。

佛教七眾弟子受了佛陀的戒法,是受了如來的善戒,所以身口意三業,相對現前一切境界,應當止一切惡,行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跟平常吃飯時發願一樣,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這都是合乎戒行的行願。正是戒義,幫助我們在日常中止惡、行善。

《戒經》中說「如來立禁戒,半月半月說」。按照性義解釋,戒是禁止的意思。戒是屬於因行,因行是說在我們因地之中,應當實踐之行,如菩薩道為佛果之因行。我們求因行,惡法就不入。佛教的七眾弟子受戒之後,應當止一切惡,行一切善,此止惡作善的行為即持戒,所達到的效果,是離世間三途苦,得佛果之因。修菩薩行者在六度中也歡喜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根本,三乘人之因種,所以戒是因行。毗尼是教詮,戒是因行,因地中應當行之行。

第三波羅提木叉。中國譯為解脫。由持戒的因行,感得解脫的果。戒屬於因行,解脫屬於果詮。既然有了因中的行門,一定感得解脫之果。所以解脫有二個意思。一是近解脫,亦名近果。二是遠解脫,亦名遠果。

先解釋近解脫,近果。近果是指持戒所得之果。如同比丘受了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受了三百四十八條戒,隨其持守一條戒,可得一條之解脫;持十條戒得十條解脫;持百條戒得百條解脫;全部持全部解脫。其中若有一條不持,則被其一條犯戒的業力所牽,不得解脫。比如犯了淫、盜戒,有了煩惱就不能得解脫;保持清淨戒就可得解脫。戒有犯,則隨其業流轉不得解脫。此屬近解脫,亦名近果。比丘是這樣,比丘尼也一樣,乃至在家人受五戒,持之也同樣得解脫。這說明近果是持戒得解脫。 

第二遠解脫,亦名遠果,指聖位。受戒之後如法持戒而不犯,戒體清淨如法,由戒生起禪定,開發智慧,由智慧而斷煩惱種子,所以能超出三界,成就聖人之道。因此遠果指將來達到聖果,究竟永離煩惱的聖位。

此三名中,毗尼是律法屬於教詮,是如來所製成的戒;尸羅即戒屬於因行,讓我們因地中如法持戒,由戒生行;波羅提木叉即解脫,是指有了戒的因行之後,將來才能得解脫。由這三個名字,就把我們由凡夫地至聖人地,所學的都包含在內,這是大概就戒的三種意思作說明。


《戒的四種意義》
「戒」有四種意義,古來大德皆以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的四種意義來解釋「戒」字。這也是關乎我們出家人受了比丘、比丘尼戒之後,很重要的事。我們假借這機會來說明,然後我們才可以了解戒場受戒的情形。以下介紹四種意義。

第一戒法。扼要地說,戒法就是佛在世時所制成的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除了這以外沒有其他的戒法。但是戒法的目的何在呢? 目的是使令一切眾生,受了戒法之後,種下三乘聖因,及成佛之種。

道宣律祖在《羯磨疏》中,有這樣一個問答,我們可以由問答中去了解它的意思。在《羯磨疏》中有人這麼問:「人人都知道受戒,究竟所受的是什麼呢?」道宣律師回答說:「所受的是聖法。」我們一般稱戒法,這兒稱聖法。為什麼戒法稱聖法呢? 假使我們知道自己所受的戒法,是聖法的話,我們一定會視之為寶貝,珍貴的愛護它。所謂聖法就是生善滅惡之法、成就聖人之法,也可以說是成佛的種子、成佛的正因,這就是聖法。因為三乘聖人,乃至成佛都是由此法而成的。所以稱為聖法,因中而稱果上之法。

三乘聖人乃至於成佛,都是依戒為根本,依戒為基礎,在因中成佛的聖法。假使我們能夠知道,我們所受的戒法是成就聖人之法、究竟聖人之法、成佛正因、成佛種子,我們受完戒之後,會把戒法當成珍貴的東西,不會一念之間不小心去犯戒,把成佛之因、成佛之種,隨便放棄。如果不曉得這個道理,以為受了戒,比丘戒具足圓滿了,就可以成佛,隨隨便便而犯戒,就失去了成聖成佛之因種,是很可惜的事。

道宣律祖告訴我們究竟受的是什麼戒? 就是戒法,這很重要的。既然我們知道所受的是聖法,我們受了戒之後,應該怎樣來珍貴它、保護它,完成清淨無染之業? 所以凡是七眾弟子受佛戒者,應該特別的重視它、珍貴它、保護它,使身口意三業的行為一無所犯。才不辜負我們在戒場所受的戒法。

戒法是指修學聖道之法,趣向聖人之道。靈芝律師解釋時說:「假使有人知道他所受的戒法是聖法,是可尊可貴成聖成佛的種子、成佛的正因,他一定會珍貴、愛護它,決定不會在日常生活之中隨便犯戒,隨便放棄它。」

由於這番的問答顯示,道宣律祖提醒我們所有受戒的人,應該自問:「既然受了戒,得了戒體,如果不運用身口意三業的行為,善於保護戒體,等於不受。」甚至道宣律師說不如不受。為什麼不受呢? 假使不受戒,也不致於墮地獄。道宣律師所說的話,並不是鼓勵我們不要受,而是鼓勵我們,受了之後切記不要犯。這說明戒法是我們每一個受戒的人最寶貴的東西。

戒法的法不局限於凡夫、聖人的。俗人可以受五戒、八戒;比丘、比丘尼則受出家五眾的戒法。然而佛弟子受了戒之後,就在我們的行儀上及心裏上,生起如法持戒而不犯,任運止一切惡,行一切善的這股力量,實際上這就是戒體。假如我們受了戒之後,依戒法如法去行就是因行,因中持戒的行為,既然有因行就能達持戒的效果,這是戒法的意思。


第二戒體。戒體指我們在戒場之中,十師所傳如來所制的戒,我們所納受的亦是如來所制的戒,經過授受之後,在我們心中及思想上有了持戒的功能,有了這種功能,相對於境界不犯的力量,這叫做戒體。

道宣律祖也告訴我們,要先明白能領受戒體之心。戒法既然是如此,而我們如何去領納戒法呢? 《行事鈔》中說,能領受的戒法是心相。然而我們的心,它是無形無相的,看不見的。就如同我坐在這裏,我的身體大家看得見,我的心無形無相大家看不到,只是運用講話、言語及行動來表達心的存在。所以要說明能領受的心相,需要假借所觀之境來說明。

首先說明能領受的心相。就如我們在授戒時開示戒子:「佛所制的戒是根據正報的身心,及依報的一切宇宙萬物等,現前的境界來制戒的。我們納受戒體時,就是根據十法界依正二報而發起戒體。」十法界的眾生包括佛法界、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十法界有情眾生,以及十法界的無情萬物。

所以佛制戒就是根據十法界有情眾生,及十法界一切無情萬物所制的戒。我們受的戒就是在十法界有情及無情眾生的範圍內,都不可以殺、盜等。然而所緣之境雖然很多,卻不外乎有情及無情之境。何謂有情之境? 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三途,下至蚊虻、蚤蝨、微細蠕動、中陰眾生,這些眾生都遍於十方,通於三世,無量無邊都是制戒的緣。何謂無情之境? 即包括一切世間微塵國土、山河大地、卉木花草、乃至一針一線、一物一塵、礦植物等都是佛所制的戒法,也是發得戒體所緣之境。我們想了解發戒體的形相,就要先了解所觀的境界。所觀的十法界的境界很廣泛,在這麼廣泛的境界中,我們受戒時應怎麼去領納戒法呢?

正當受戒時,十師為我們做一白三羯磨,讓我們希法、緣境、要期誓受。希法是希求十師傳授的戒法能如法的納受。緣境是受戒一白三羯磨時,讓我們觀想十法界,情與無情的境界如虛空,納受成戒體。所以我們受戒時,戒師告訴我們要觀想十法界如雲在虛空中,納受善種子於心中,即是戒體。譬如不殺戒,不但不可以殺人,十法界有情皆不可以殺。又如盜戒,不但不許盜人間的金銀財物,十法界的金銀財物也都不可以盜。其餘諸戒亦復如是。佛緣十法界制戒,我們戒體也以十法界而發,因為十法界情與無情之境,都是發起戒體之法,名為戒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行為之中,對於十法界中其他法界,我們無法完全守持,有時連人道的淫殺盜妄都做不到,雖然做不到也要明白這一層道理,時時生起慚愧心。

第一番羯磨之後,十法界的善法,有情無情之善法皆從地湧出。二番羯磨時,十法界善法由心業力悉皆集升虛空,如雲如蓋,覆受者之頂。三番羯磨,十法界善法由心業力悉皆流入受者之心,實際上這個就是說明我們納受戒體的情形。這些我出家以後,最初也不懂,後來反覆看戒學的書,慢慢才了解,希望後輩也能這樣的學習,了解納受戒體的情形

靈芝律師解釋說,當分的小乘教義,戒體是屬於色法,不說依止在心。道宣律祖根據「四分律宗」的圓教來講,戒體是心法,不是色法。而小乘教認為戒體是色法不是心法。所以今說戒體依止在心,是根據圓教的義理。

關於戒體這一章,道宣律祖在《羯磨疏》中寫有戒體章。講的持別精湛,古德很重視它,曾把這一章提出來單行流通。為什麼要這樣地重視它呢? 因為這一章是關乎我們每一位比丘、比丘尼乃至佛法中的七眾弟子,持戒的重要。靈芝律師說,戒體是一部律藏的樞要,持戒犯戒的根本,轉凡成聖之源始,發心修行的前導。假使沒有戒體的話,律藏就沒有重心了,因整部律藏都是在解釋戒體。但是戒體之義理淵深幽邃,從後漢至於隋朝的九代裏,並未釐清戒體的義理,到了唐朝,獨有南山道宣律祖,窮究探研,盡於律制的幽理,而且反覆古來大德的言論,在律藏文義之中斟酌其義理,然後才判定一代的宗旨,明確指出三宗符合世尊一代的教源。然宣祖雖然已去,但其文獻尚存,訓導後人戒體義理之極談,幾近於熄滅。幸而有靈芝律師、弘一律師,將道宣律祖的著作整理出來,希望各位能了解這種道理,以後能好好發心研究。

弘一律師感嘆現代出家人,有很寶貴的資料,不好好保存,亦不會使用。我趁此機會提醒大家能發心去研究。因古德那麼辛苦整理出來的教法,既然我們是一個出家人,同時也受了比丘、比丘尼戒,我們對自己切身的事情怎能不研究? 不去了解呢?

道宣律祖己經把三宗的戒體整理出來,我們現在講這三宗。第一「實法宗」,第二「假名宗」,第三「圓教宗」。道宣律祖依四分律部把戒體分成這三宗。

一、實法宗。實法宗主要是把佛陀所說的一切有為法、無為法,認為是實有的,以諸法實有為宗旨,故名實法宗。他的著作與《雜心論》、《毗曇論》、《俱舍論》等見解相同。律部則宗於《十誦律》。此宗的主張是「作戒體」和「無作戒體」,兩種戒體都是色法,不是心法。

「作戒體」以善色、善聲為體。如同我們正當受戒的時候身業禮拜,長跪等,都是善色。口業的請師、乞戒等為善聲。由登壇經三羯磨之後叫作戒體。作戒就以善色善聲為戒體。

「無作戒體」是無作假色,過去的假色。善色、善聲是一種有表色。我們經由身業的禮拜、長跪,受了戒之後,落在身心之中,熏成無作假色。其實有表無表、有作無作、有假無假,意思是一樣的。因為無作戒體就是過去所作。這說明我們受戒時,身口的二種行動留在心中的印象,叫無作戒體。我們這樣講就客易懂。作戒體就是善色善聲。無作戒體就是熏成過去假色。下面假借六位分別來說明二種戒體。

1、以有為、無為法,來分析。戒體是完全有為法,而不是無為法。因為時間不夠不講無為法,我們單單談有為法。作戒體和無作戒體都是有為法不是無為法。什麼叫有為法? 戒體有生住異減四相。一白三羯磨法受完之後,戒體生起來是有生;得到戒體之後有持戒的力量,有止惡作善的功用,就是住;持戒戒體清淨,犯戒戒體就染污這是異;捨戒還俗戒體滅。戒體的生起,是假眾緣和合構造而成的,有生住異滅的四相,故屬於有為。這是第一有為無為的分別。

2、在一切有為法中,總括起來說有三聚: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聚是類。色法類、心法類、非色非心法類。作戒體與無作戒體,都是色法聚中所收,不是心法,不是非色非心法。這是第二種在有為法中,作戒體與無作戒體皆屬於色法的分析。

3、在色聚之中,色有十一種。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物(如茶杯)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把十一種色法分成三類:(1)可見有對色。眼睛看得到是眼根所對,這是色法,眼要看得到,可見有對色。(2)不可見有對色。如聲香味觸四塵,我們看不見,但聲音耳根以對,觸塵身根以對。(3)不可見無對色。此屬法塵的少分。法塵有二:心法,指心所法。非心法,即無表色,指緣念五塵落謝之影像色塵。無作即指此色法而說;亦名過去假色

此處所說的作戒體,正當受戒時,身業的動作禮拜、長跪等是第一種色法,可見有對色。口業的動作,請師乞戒等為第二種色法,聲塵不可見耳根可對,不可見有對色。以上身口的二種無作,都是屬於第三種色法,不可見無對色之法塵所收。過去的無表故稱無對。對前五塵實有之色,故名為假。此過去假色為無作戒體。此是第三色聚中的分別。作戒體是前二種色法,無作戒體是第三種色法,故皆是色聚所收。

4、約身口中兩種色的分別。(1)本報色,指身體四大。(方便色:指運動造作。) 身體一定要生起運動才能分出善、惡性。譬如打人生起惡性,如果身體不動就不能分出善惡。因此,作戒體不是本報色,如身體不禮拜、口不乞戒不能叫受戒,故非本報色,所以作戒體是方便色。(2)方便色,(指運動造作。) 如正受戒時,身業禮拜、口業請師乞戒等為身口的方便造作,可成受戒的儀式,故是方便色。無作戒體既非本報色,亦非方便色,二色俱非。

5、以三性分析。作戒體是屬於善性。惡性、無記性不能作戒體。受戒時得戒體能止惡作善,假如受了戒之後不能任運止惡作善,那就不得戒體。所以約三性說,作戒體是屬於善性,不屬於惡性、無記性,無作戒體本身就是善。

6、以戒、善來分析。在受戒得作戒體時,既是屬於善法,又是屬於戒法,戒、善俱足。沒有受戒之前行善,只能稱為善,但不能稱戒。受完戒後,持戒時,既是屬於善、又是屬於戒。就好像出家人受了戒法,是屬於善又屬於戒。未受戒之前所行之善只稱善,但不是戒。這是以作戒的始終分析是善是戒,或是善非戒的義理。

以上「實法宗」的宗旨,認為一切諸法都是實有,將作戒體、無作戒體統統判為實法。如果單提「實法宗」所解釋作戒體、無作戒體,以上的分析可以說很詳細。向下再來說明「四分律宗」,道宣律師所主張的「四分律宗」,它主張作戒體、無作戒體的情形。


二、「假名宗」。此宗認為一切有為法及無為法,都只有假名,而無實體。前面實法宗,認為有為無為一切諸法都有實體。假名宗認為一切諸法,只有假名沒有真實體性,所以稱假名,他以假名為宗旨,故稱假名宗。與《成實論》同一見解,論部宗於《成實論》,律部則宗於《四分律》。

在《羯磨疏》中,道宣律師云:「由於此四分律宗,它的道理通於大乘,所以他主張作戒體和無作戒體是由心而生起。」不同於前面實法宗所主張的作戒體、無作戒體都是色法。這是《四分律》與前面不同主張的地方。這說明作戒體依色心為戒體,無作戒體是非色非心為戒體。實法宗以色法為作戒體,假名宗以色心二法為作戒體;實法宗以過去假色為無作戒體,假名宗以非色非心為無作戒體。我們來分析,兩者的主張那個究竟?

為什麼假名宗以色心二法為作戒體? 其中有很重要的一句話「分心成色」。什麼叫「分心成色」? 我們在受戒時身口二業的方便造作,身口本身不能造作,它是運用我們的心力驅使身業去禮拜,驅使口業去乞戒等動作來完成戒體的。它必須假借身口動作來表現心的力量,所以叫「分心成色」。

如約依正二報而說,外面依報是色法,身體屬於正報,身體與外面的依報都是由我們心力而成的。假使沒有心的話,身體不成其用,一切萬事萬物與我們無關,所以依報的環境和正報的身體,唯心所造而成,都是運用心力而成的。比如受戒時單單用身口去受戒,而沒有用心力去驅使,他也不會禮拜,也不會長跪。必須色心二法,心力與身口二業才能成就受戒。

無作戒體指開始登壇受戒時,一白三羯磨結束,作戒體已經完成,無作戒體第一念已經生起,唯有無作戒體留在我們心中,唯有無作戒體存在,所以無作戒體不屬於色,也不屬於心,非色非心,這是作戒體與無作戒體位次之差別。作戒體是色心二法,無作戒體以非色非心為體,這與前面「實法宗」所講的不同。

《行事鈔》中道宣律師引《成實論》來作證明,《成實論》云:「以身口業思為體,論其身口,乃是造善惡之具。」文中之身口就是指色;業思是指心,也就是第六識意業思心所。身口只是造善造惡的工具,沒有任何功能,實際上是以心為主。這是說明以身口業思為戒體,而身口兩業是一種色法,沒有受戒的功能,必須假借心的造作,以心為主。然心是無形無相,無法表現請師的動作,故還是要假借身口來表達我們乞戒的意思,所以必須以色心二法為體。

心是指什麼心呢? 小乘不談第七識、第八識,只說第六意識;以第六意識的意為思心所。如同作戒從開始登壇,到三羯磨法完畢的第一刹那之前,身口意運用方便的造作,假借身口成就我們的心意去受戒。能受戒的心是正的,而以身口為副。四分律宗是這樣說的,單單身口不能受戒,必須用心觀想,能領受的心,所觀的境界,心境相應才能成就戒體。

身業的方便造作,禮拜長跪;口業的方便造作,請師乞戒;意業的方便造作是希法。希法是希求十師授我戒法,我將戒法納為戒體,這是希求戒法。它的期限是盡形壽。所觀之境是以十法界的情與無情,為我們發起戒體的境界。所以那一法不是我們發起戒體的因? 法法都是發戒體之因。受完戒之後,任何一境界上都會生起持戒的力量,這就是戒體的功用。一條戒對十法界,條條戒都是對十法界。所以這樣身口就不容易犯。觀想、希法一定要用意業,因此四分律宗主張以色心二法為作戒體。

有一個比喻,如同世間上製造物品的機器,機器的本身不能自已去製造,它必須由人工來操作才能製成物品。受戒時身口只是造善造惡的工具,真正能操作造善造惡的主人是這顆心,它驅使身口去造善造惡及受戒,所以受戒以心為主,身口只是助緣而已。所以四分律宗主張身口只是造善惡的工具,主要在這顆心。

下邊再來解釋「無作戒體無作戒體以非色非心為體。非色非心是一切有為法的第三聚名。大乘名為「不相應行」,它不相應於心法,也不相應於色法。大乘有廿四法,小乘有十七法。無作戒體是十七不相應行法中之一種。在色心二法中都沒有無作戒體的意義,因為無作戒體非色非心,不與心色相應,稱名為非色非心。這是假名宗主張的無作戒體之名稱。以下各就色心五義證明無作戒體是非色非心。

非色者是說戒體既是從心而生,決定不是四大五塵所能成就的。不是色法所能成就的戒體,故說戒體非是色法。下面就約色法的五種意義來證明色法中沒有無作戒體的道理:

1、色法有形相方所。有形體、相狀、方位、處所。如桌子擺在這兒有它的形體、相狀、方位、處所。無作戒體完全沒有這樣的意義,所以說無作戒體不是色法。

2、色法有十四種,二十種之差別。十四種是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塵,加上地水火風四大,共十四種。二十種即顯色有青黃赤白
光影明暗 煙雲塵霧十二種;形色有長短方圓 高下斜正八種,共二十種。在無作戒體中沒有這些種類的相狀,故證明無作戒體絕對不是色法。

3、色法有惱壞意。色法若壞了,心裏會生起憂惱,因此對有情的身心,會產生憂惱;對無情的物質,則有破壞意。所以色法有惱壞意,無作戒體則全無此道理。

4、色法都有質礙。體質有妨礙,比如桌子放在這,我就無法過去,因為有妨礙。但是無作戒體沒有體質,亦無障礙,所以無作戒體不是色法。

5、色法為五識心所得,所得即五塵也。如茶杯有色聲香味觸,是相對眼耳鼻舌身。而無作戒體沒有這樣的意義,故非色法。

其次無作戒體不是心法,也以五種心法意義來證明無作戒體不是心法。

1、心是慮知。心法有覺知、有思慮。覺知外界一切,思慮種種事情,但是無作戒體沒有思慮覺知的作用,故不是心法。

2、心有明暗。明指智慧,暗指愚癡。心有迷悟、智愚的分別,無作戒體全無,故不是心法。

3、心通三性。能驅使身口去造惡,造善,其餘的就是無記。而無作戒體單屬於善性,沒有惡性、無記性,它不通於三性,因此無作戒體不屬於心法。

4、心有廣略。意識為略、六識為廣,心王為略、心所為廣,心有廣有略。無作戒體唯是一定,沒有廣略的差別。故無作戒體不屬於心法。

5、心是報法。是一種果報,如我們今生感得人道,在大乘來講第八識是果報體,畜生有畜生的果報,人天有人天的果報,沒有心就不會受果報,所以心是一種報法。但無作戒體是因發心受戒,假身口的動作、言語而得戒體,它不是報體,所以說無作戒體不是屬於心法。

以上是「假名宗」判作戒體必須要有色心二法,無作戒體不屬於心也不屬於色,非色非心。這是假名宗的主張,與成實宗主張不一樣,各有各的理由。靈芝律師、弘一律師他們的意思,實際上戒體就是「圓教宗」講的「善種子」。為什麼在《四分律》不講善種子呢? 因為講出來會令大小乘的種子混淆,所以四分律宗,它用不同的名稱,把戒體表示出來。因此這個地方不用善種子,只能用非色非心來表達無作戒體。道宣律祖說「強目」,不知無作戒體該叫什麼名字,因它非與色法相應,也非與心法相應,只好叫它「非色非心」。

這個地方靈芝律師告訴我們,敍述假名宗無作戒體重要的目的,使令我們後學,歡喜學習的人,可以好好的去思考,究竟這個地方為什麼要這麼講。

道宣律祖在《業疏》上有一段文:「考其業體,本由心生,還熏本心,有能有用。」無作戒體是內心生起,既然是由心生起,可見心屬於能受,戒體是屬於所受。還熏本心,戒體能還熏習本來所受戒的那個心。因為受了戒,戒體還要熏修本心,令起善法,防非止惡。若從生起來說,心是能生,戒體為所生;若從熏習來講,戒體為能熏,心是所熏。心與戒體互為能所,故說還熏本心。有能有用者,指受戒後,戒體生起戒行,相對於境界能防止犯戒,這是戒體的功用,所以說有能指戒體,有用指戒行,即防遏緣非。所以受戒要明白這個道理。

三、圓教宗。也是道宣律祖由《四分律》中開出的。宣祖根據《法華》、《涅槃》二經立此圓教宗。教法上是屬於小乘教,但義理方面是通於大乘教。《法華經》開權顯實,授聲聞成佛之記,《涅槃經》中重新扶起戒律,廣談常住佛性,根據這兩部經的義理建立圓教宗,顯出無作戒體,其他經中沒有這種根據,唯有這兩部經有這種教義。

圓有三個意思:1、圓頓,2、圓融,3、圓滿,具有這三個意思稱圓教宗。

1、圓頓者。前面實法宗與假名宗二宗,教義方面是屬於小乘教,圓教宗才屬於大乘教。如果依《法華經》中所說,依大乘教義看小乘教,並不需要等待接受了大乘之後才能稱名為大乘。因為佛是為了一乘的實教,而才施設三乘的權教。也就是三乘小教也都是一乘實教,本為大乘而施小教,所以不須等待入大乘之後方名為大。如小孩子沒有上大學的資格,你一定要讓他讀幼稚園,一步一步的進入大學,沒有幼稚園資格怎麼能上大學。佛施設小教就是令眾生步步進入大乘,因此小乘教就是大乘教。法華經云:「決了聲聞性,是諸經中王。」正式說明方便施設小乘,目的都是為大乘,這是圓頓的意思。

2、圓融者。「實法宗」判戒體是色,「假名宗」判無作戒體是非色非心,色法是偏於一面,心法也是偏一面的,不能均衡戒體的義理。「圓教宗」把實法宗之色法稱為善種子,假名宗之非色非心法也稱為善種子,他用善種子把色法心法圓融起來,這就是圓融的意思。其實只是一個戒體,實法宗判是色法,假名宗判非色非心法,圓教宗判的是善種子,三個其實是一個體。實法宗的色法也好,假名宗的非色非心法也好,都是善種子,善種子把三個融合起來稱為圓融。

道宣律祖有一個比喻,好像一塊美玉,不認識的人認為是一塊石頭,有人認為不是石頭,真正認識的人知道是一塊美玉。這塊美玉可以說是石頭也可以說不是石頭,其實都是指這一塊玉。

3、圓滿者。一代時教根據前三教,阿含、方等、般若,一直到法華會上,這個時候會三權教為一實教。聲聞人可以授記成佛,一般的眾生也都可以授記成佛。由「會三歸一」的意思,我們才可以知道,前二宗所說的戒體都是權教的方便,所以《涅槃經》上說:「佛所說的戒體,有人不了解,有認為是色法,有認為是非色非心法,因不了解其義,來到法華涅槃會上就了解了。色與非色之名雖然不同,與善種子之體無差別,究竟完成戒體的義理,故名圓滿。

道宣律師藉《四分律》建立圓教宗。圓教宗所談的戒體以色心二法為戒體,無作戒體是善種子。善種子就是在我們受戒時,身業禮拜長跪,口業請師乞戒等。一白三羯磨完後,運用我們身口方便的功能熏入第八識田中,使令成善的種子。前面有說到,第一羯磨後,十法界善法的種子就動了起來;第二羯磨後,十法界的善種子升於虛空;第三羯磨法竟,十法界善種子流入受者身心成正報,成為善種子。作戒就是熏修我們的第八識,把種子熏入第八識田中,用善的心來熏。善指十法界情與無情的善,種子是比喻,比喻種在我們八識田中,它將來能發菩提芽,成菩提子,開菩提花,結菩提果,沒有這個種子,如何能成就呢? 善表示不是惡,不是無記性,善種子就是成佛的種子,成佛的因。這是屬於圓教宗所指的無作戒體。把前面色法、非色非心法全部融合起來。

四分律宗是攝於大乘教,道宣律祖也有說明,四分律的確是攝入大乘教。它本身的教理是小乘教,但前後的文教都有大乘的意義,因此根據前後的正文發揮四分律教為大乘教。義理通於大乘,言教則是屬於小乘,這是道宣律祖本持的立場。

道宣律祖有句話:「欲了妄情,須知妄業,故作法受,還熏妄心,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假使有煩惱,就是惑業的開始,想要斷除我們的煩惱怎麼辦呢? 須知妄業,我們一定要先對治身口意三業相對現前的境界不造惡,這就要持戒。戒是對治諸業而不造,定慧對治惑令不起。假如不受戒,身口意三業生不起持戒的行為,對現前的境界就沒有辦法停止造惡。所以「欲了妄情,須知妄業」。受了戒之後,根據十法界情、無情境上成就戒體,然後生起相對於十法界情與無情,不犯戒、不造惡業。惡業停止不造,沒有惡因,當然可以得解脫,包含的義理在其中。
故作法受,還熏妄心」,因佛在世制的戒法,我們依據佛的戒法去受戒,受了戒以後生起戒行,將我們的心猿意馬帶上了鎖,不隨便亂跑。因為我們的心驅使身口隨便造善造惡,都是這一念心,受了戒以後相對境界一定要止惡作善,等於附上枷鎖,所以必須要受戒。這兒也有這麼一句話叫做「寧可受戒而破戒墮地獄,不可不受戒而生天。」這個意思是,受了戒以後,成佛正因的種子已經種下去,縱然破戒墮地獄受苦,將來出來之後仍然可以成佛,然而不受戒永遠沒有機會。佛在世制戒的目的在此。「戒為無上菩提本」是根據這個道理。

「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這三句話正式指出戒體究竟是什麼。我們登壇受戒以後,第一刹那作戒體竟,第二刹那無作戒體的善種子生起,在這個時候,相對得到戒體。於本藏識,識指第八識,圓教宗判為善種子。就因我們受戒時,十師經過授受的演禮,而成就我們的戒體,就等於在我們第八識田中種下善的種子。這個就是我們受戒得到的戒體。

因此受完戒之後,就在八識田中任運的止一切惡,任運的作一切善,任運的度一切眾生。什麼叫任運呢? 不假以任何造作叫任運。如果不是在八識田中有善種子,它怎麼能任運的止惡作善呢? 這是道宣律祖,依大乘圓教的義理判無作戒體。


第三戒行。受了戒以後,得到戒體,隨順戒體在日常生活中,依據我們身口意三業,相對生起善惡之境界。犯戒境界現起時,因為已經受了戒,得到戒體,就會生起戒行,誓言絕對不犯。在家人受了五戒就根據五戒法學習,出家人受了比丘、比丘尼戒就根據比丘、比丘尼戒去學習,為什麼呢? 不學習不曉得怎樣持戒? 一定要學習明白以後才能行,應用在我們身口上,這就是戒行;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檢點我們意業的思想、口業的言論、身業的行動。戒行是在行住坐臥之中都要實行,故《四分律》說「常爾一心」。不是說上午如法持戒,下午就不持戒,並非如此。而是要時時刻刻檢點自己的三業,哪裡符合戒法,哪裡不符合戒法,時時檢點這樣子叫戒行。

戒行方面要明白止犯作犯、止持作持。作持如半月誦戒、結夏安居自恣、三衣缽等等,這都是作持。止持如殺盜淫妄戒等。作持是必須做就要去做,不做就犯。止持是必須止就止,不止就犯。因此要時時警覺我們的心,完成止持作持、止犯作犯。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戒行才能完成。


第四戒相。弘一律師說戒相有二:1、約戒行而說戒相。2、約戒法而說戒相。

1、約戒行而說戒相,如持戒的善良行為,不殺就是不殺,不盜就是不盜,把不殺不盜表現在行動之中。這樣的善良的行為,使其表達出來就是以戒行來說戒相。

2、約戒法而說戒相。如受五戒就根據五戒去學習,受比丘、比丘尼戒,就根據比丘、比丘尼戒去學習。每一種戒都有它的開遮持犯相狀,及因罪果罪等輕重的相狀不同;假使我們不學習,便不知道怎麼去做、去行。依戒法而說戒相,就是要好好的學習,學習明白了,然後應用戒法實行在身口意三業上。這就是戒行。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浴佛節 Happy Buddha's Birthday 照片圖片集 Photos Wiki Facebook PTT

浴佛節 Happy Buddha's Birthday 照片圖片集 Photos Wiki -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浴佛節 Happy Buddha's Birthday



http://www.buddha-hi.net/re/thread-55009-1-1.html



據說釋迦牟尼誕生時,天樂鳴揚,香風四散,花雨繽紛,宇宙光明,悉達多太子(佛陀出家前的身分)落地後,不扶而行,向東南西北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此處「我」指人人純真的本性,亦即佛性。)



此時大地震動,天女散花,四天王以十二種香湯、名花灌沐太子金身,九龍亦從上而下吐水,一溫一涼為佛沐浴,人天無不歡欣鼓舞,因為世尊的到來,為三界熱惱的眾生,帶來無比清涼的佛法,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987639051260244.1073741827.116707548353403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修觀音法門如何唸佛求生淨土? Q 161 佛學問答類編 wiki -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Yahoo Facebook

修觀音法門如何唸佛求生淨土? Q 161 佛學問答類編 wiki -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Q 161 (佛法與生活Quest佛教Buddhism Wiki)

修觀音法門如何唸佛求生淨土?

我有個小疑惑~就是法師說發願往生淨土唸阿彌陀佛時,西方中就會有一朵刻有自己名字的蓮花,但我平常是念普門品及南無觀世音聖號的,這怎麼辦啊?
 雖然法師說不管修何種法門都不會跟往生淨土有所抵觸,但這樣的話我要怎念較好啊? 是唸一句阿彌陀佛,一句南無觀世音嗎? 還是念完經後,其餘時間念阿彌陀佛啊~不好意思~頭腦差,不知如何念較好?


佛子 您好 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和這個娑婆世界有很深的因緣,我想這是因為這個世界的有情眾生,有說不盡的痛苦煩惱,而觀世音菩薩大悲拔苦的特質,就像母親照顧生病的小孩一般,所以,通常稱唸「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會覺得特別親切呢。

楞嚴經云:「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遍周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世尊我一號名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由這段經文就能知道「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

印光大師云:「遇患難,宜專念觀音。以觀音悲心甚切,與此方眾生宿緣深故。不可見作此說,便謂佛之慈悲,不及觀音。須知觀音乃代佛垂慈救苦者。即釋迦佛在世時,亦嘗令苦難眾生念觀音,況吾輩凡夫乎?(復甯德晉居士書)」

修持觀音法門的佛弟子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平常時間還是唸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無妨。只要每天唸一部阿彌陀經,彌陀偈一遍,「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佛號唸十分鐘,然後唸西方淨土發願文即可。

西方淨土發願文:

因為觀世音菩薩是極樂世界的補處佛,是阿彌陀佛的首席大弟子,所以,修持觀音法門的佛弟子,臨命終時,還能夠得到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加持,化解冤親債主而往生淨土。

或許,有人會問說,如果不唸「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只唸「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是否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云:「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汝等大眾諸菩薩摩訶薩。梵釋龍神。皆應恭敬莫生輕慢。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南無觀世音菩薩 Namo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梵音海潮音 Wiki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Google

南無觀世音菩薩 Namo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梵音海潮音 Wiki -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南無觀世音菩薩

Namo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Muni Buddha Net Master Dakuan



http://www.buddha-hi.net/re/thread-54223-1-1.html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看到別人跌倒時,不要冷漠,See someone fall, do not apathy Wiki Buddha -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看到別人跌倒時,不要冷漠,See someone fall, do not apathy Wiki Buddha -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看到別人跌倒時,不要冷漠,因為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跌倒。
See someone fall,
do not apathy, because maybe one day we will fall.

看到別人犯錯時,不要攻擊,因為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犯錯。
See someone make a
mistake, do not attack, because maybe one day, we will make mistakes.

做一盞照亮他人的燈光,因為將來有一天,當我們陷入黑暗時,別人也會來照亮我們。
Be a light to
illuminate others, because someday, when we are plunged into darkness, others
will come to illuminate us.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Muni Buddha Net
Master Dakuan





祝 母親...母親節 & 每一天 幸福快樂!Happy Mother's Day Wiki

祝 母親...母親節 & 每一天 幸福快樂!Happy Mother's Day Wiki -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祝 母親...母親節 & 每一天 幸福快樂!

有一間網路創意公司,招聘一個職缺...「營運總監」。

招聘者:嗨!很高興認識你。
應徵者:我也是。
招聘者:你以前試過像這樣的面試嗎?
應徵者:沒有。
招聘者:開始前,讓我告訴你關於這個工作的一些資料。它不只是一份工作,它是...可能是最重要的工作。
應徵者:(點頭)
招聘者:我們這個職位的名稱是:營運總監。但事實上,要做的工作不只是這些。工作的責任和要求,其實相當廣泛。
應徵者:嗯。
招聘者:第一個要求,會是...你必須能夠大部分時間或所有時間,都站著工作。不斷地站著,不斷地彎腰,不斷地運用自己的體力。
應徵者:這蠻辛苦。要做多少個小時?
招聘者:一星期大約135小時,或者更長。基本上,一個星期7天,每天24小時。
應徵者:我相信每隔一段時間,有機會可以坐下歇歇,對嗎?
招聘者:你的意思是指小休嗎?
應徵者:是的。
招聘者:沒有時間供你休息的。
應聘者:這是合法的嗎?
招聘者:當然。
應聘者:好的,有沒有午飯?
招聘者:你可以吃午飯,但通常必須等到所有同事都吃完的時候。
應聘者:啊,我認為這有點過分。有假期嗎?
招聘者:沒有休假,事實上,所有假期工作量會大大提高。
應聘者:一年365日都要工作?
招聘者:是的,沒錯!
應聘者:不可能的,這根本不人道。
招聘者:讓我們來談談薪水吧!這個職位的工資是絕對...沒有的。
應聘者:有人會願意免費打工嗎?
招聘者:如果我告訴你,事實上真的有人現正擔任這個職位...其實有數十億人!
應聘者們:誰?
招聘者:媽媽們。
應聘者:喔,你說得對。我的天呀...媽媽是最好的。
招聘者:營運總監,或稱"媽媽們",她們絕對滿足每一個要求,不是嗎?
應聘者:沒有工錢,每天24小時,她們總是在。
招聘者:你想到你的母親了嗎?
應聘者:媽,我想向您說聲謝謝,我愛您,感恩您所做的一切。

祝天下所有的母親...幸福快樂!